师道匠心(16)-李志军:以师者担当,育创新人才!

时间:2025-04-09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三尺讲台,春风化雨;一支粉笔,书写春秋。在知识的沃土上,教师始终是点亮心灵火种的人。他们以智慧浇灌智慧,用爱心滋养爱心,用坚守诠释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人生。今天,我们继续推送“师道匠心”优秀教师系列报道,展现广西外国语学院教育工作者的精神风貌。 

【李志军个人简介】

李志军,广西外国语学院数字科技学院专任教师,教授,广西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广西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审专家,广西人工智能协会高级专家,高校创业指导师。曾多次被评为广西外国语学院“年度考核优秀”、“优秀班主任”。曾荣获广西区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副高组三等奖。聚焦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智能优化算法等研究方向。曾担任信息工程学院(现数字科技学院)副院长,分管科研和学科竞赛工作。

积极参与教学改革,荣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主持结题省部级项目2项,在研省部级项目1项,参与结题市厅级项目2项。发表教改论文12篇。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主持结题市厅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结题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市厅级科研项目2项。发表科研学术论文EI期刊1篇,北大核心3篇,申请软著2项。

积极落实人才培养,指导学生在程序设计类、软件测试类、创新创业类学科竞赛中不断取得突破,近六年共荣获奖项100余项,其中国家级20项,省部级80余项。

广西外国语学院李志军老师

李志军:以师者担当,育创新人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李志军老师的座右铭,而“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更是他崇高的职业理想。

场景教学,用心上好每一堂课

李志军老师创新开展场景教学,把十几年的企业工作经验转化为职业场景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培养企业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把专业证书、职业技能、工程伦理、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融入课程教学,善于利用课群把课程的知识点结合课程思政进行重新梳理整合,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创设职业场景,在场景中灵活控制所传授知识的内生性和延展性,开展阶梯式人才培养,形成“有效教学”的创新实践。

他积极培育学科交叉课程,通过把游戏开发、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技术和英语综合能力运用相结合,把英语综合能力实践课程打造成为一门外语类院校的工科特色课程。

李志军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程序设计竞赛训练

锐意改革,开拓教育创新之路

李志军老师扎根教学一线,积极通过课程评价、考研考证、学科竞赛、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来反哺教学,推动教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迭代升级。

他2019年提出了基于“5+1”架构的计算机类实践教学体系,项目教学、社团辅助、学科竞赛、企业项目和师资培育五个环节同时发力,依托院级专业社团编程爱好者协会,自研自主学习支撑平台,完成计算机类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规划。

2020年融合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他提出了基于“场景+平台”的有效教学创新实践,将自研自主学习支撑平台作为缓冲层,让线上线下教学顺利落地,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引入职业场景和竞赛场景,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2021年,李志军老师凭借该成果参加广西区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荣获副高组三等奖。

2022年,李志军老师以广西新工科改革与实践项目为契机,结合学校“服务边疆、把小做大、对接东盟、把外做强”的办学特色,提出“统一认识、摆正定位”,“学科交叉、五位一体”,“分类分层、扩大范围”,“深挖潜能、资源整合”的创新举措,探索外语类院校面向东盟的新工科教育共同体建设。

2023年根据学院教学改革的安排,李志军老师把大学东语融入到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开展面向东盟的新工科人才培养,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三大理念出发,开展了基于“横纵交叉”架构的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横向贯通“岗-证-课-赛-创-外”人才培养路径,纵向细分专业社团开展方向性人才培养,正向斜切划分学业规划开展阶梯式人才培养,反向斜切划分教学的反哺层次的改革实践。

李志军教授主持申报的《外语类院校面向东盟新工科教育共同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批立项 

李志军老师主持的教改项目荣获2023年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传帮扶带,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看到了青年教师,就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李志军老师主动与青年教师结成帮扶对子,识人善用,充分发掘青年教师的潜质,给青年教师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从教学、实践、竞赛、科研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对企业来的青年教师,强化教学方法和科研能力,发挥实践教学和竞赛特长;对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强化实践教学和竞赛指导,发挥教学竞赛和科研特长。

他在青年教师起步乏力时,教一教,把自己多年的企业和高校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教师,让青年教师少走弯路;关心青年教师工作和生活,当青年教师有困难时,帮一帮,让青年教师没有后顾之忧;在青年教师遇到挫折时,扶一把,让青年教师重拾信心;在开展项目研究和学科竞赛时,带一带青年教师,让青年教师快速完成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

近六年来,李志军老师共扶持和培养了20位青年教师,其中1位教师晋升教授,9位教师晋升副教授,5位教师晋升讲师。

与青年教师规划职称晋级路线

社团辅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打造凝聚力最强的人才孵化基地”,近六年来,李志军老师在院级专业社团编程爱好者协会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把自研的在线编程实训平台无偿地给学生训练使用,常年无偿地给学生集训、开技术讲座、搞编程沙龙、组织训练赛、外出交流学习,不计名利,甘于奉献,把一批批普普通通的学生培养成行业的栋梁,把编程爱好者协会打造成为学院的一块金字招牌。

编程爱好者协会几乎包揽了学院学科竞赛超过90%以上的奖项。从2018年的寥寥无几到2024年的硕果累累,学院学科竞赛的层次不断提升,学科竞赛的成绩不断取得突破,荣获国家级奖项42项,省部级奖项128项,程序设计学科竞赛作为非常难获奖的学科竞赛,广西外国语学院在程序设计学科竞赛领域已步入广西高校前列,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指导学生荣获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铜奖

 

指导学生荣获CCPC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国赛铜奖

 

指导学生荣获2024年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全国总决赛团队二等奖

身先士卒,铺平学生升学之路

李志军老师不忘教学初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德服人,以技服人,以能服人,深得学生的喜欢,评教评学一直都是优秀。作为学生的学业就业导师,近五年来指导的学生就业率均达到100%。

李志军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我能做到,你们同样也能做到”。为了让学生树立考研的信心,李志军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备战考研,在2022年顺利考上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研究生,成为广大信工学子的学习榜样。

后来,李志军老师通过建立“信工考研上岸励志”QQ群,给更多的学生分享学习资料和提供咨询服务,在学院掀起了一波考研的热潮。2024年指导2020级学生赵练练和刘坤成功考上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研究生。

李志军老师与考上硕士研究生的同学合影

指路明灯,规划学生成才之路

“做学生背后强大的后盾”,软工本2206专升本学生梁为旗的一句话“因为一个老师,爱上一个学校”,让李志军老师非常感动,用心对学生,学生真的能感受到。

为了更好地把学生培养成才,李志军老师提出了面向入门的“起跑线计划”、面向进阶的“步步高计划”、面向学术的“科研通计划”、面向创业的“孵化器计划”,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集体学习的意识、就业技能和项目综合实践能力,贯通岗证课赛创的人才培养路径,同时把由自己指导的院级专业社团编程爱好者协会作为第二课堂的辅助平台,纵向细分专业社团开展面向考研、面向科研、面向就业技能、面向创业、面向社会服务等方向的人才培养。

近六年来,李志军老师指导的学生中有86名学生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就业之星,他们有的成为人民的公仆、有的成为了公司的骨干、有的成为了创业者。

李志军老师在年度程序设计类学科竞赛庆功会上与获奖学生合影

一审:吕文龙 二审:韦玉球 三审:梁淑辉